分類目錄
跳蚤
病媒資料
- 跳蚤:屬於蚤目昆蟲,屬於完全變態昆蟲。
- 生活史:發育過程為卵、幼蟲、蛹及成蟲四個階段。
- 繁殖:從卵到成蟲通常約需3個禮拜,卵橢圓形,肉眼可見,發育過程會從白轉淡黃。
- 食性:幼蟲,無足無眼,蠕蟲狀,咀嚼式口器,以有機質及血便(成蚤排出)為食。成蟲,口器為刺吸式,雌雄均會吸血。
- 習性:末齡幼蟲吐絲作繭,表面會有砂粒、宿主體毛等附著偽裝。
- 體型:身體側扁,表皮高度硬化,無翅,善跳躍及爬行於毛羽間。
- 危害:重要種類為貓蚤(Ctenocephalides felis)和印度鼠蚤(Xenopsylla cheopis),於直接危害造成叮咬症、潛蚤寄生及家畜貧血的病症。於間接危害則鼠蚤造成鼠疫、鼠源性斑疹傷寒、絛蟲病及貓抓病等人畜共通的傳染疾病。
資料來源:網路
- 雌蚤通常在寄主身上產卵,但卵無法粘附住寄主,因而掉落在地上或寄主之窩巢。幼蟲以有機質及成蚤未消化之「血便」為食。幼蟲蛻皮兩次三齡,夏日一週內老熟化蛹。蛹產於繭內,且常覆蓋一些有機碎屑,所以難得一見;溫暖季節蛹期5天。成蟲當寄主動物趨近蚤蛹時,蛹受到震動或寄主體溫之影響,即羽化為成蟲。
- 被跳蚤叮咬另有一特徵,即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;此乃因跳蚤擅跳,一躍可達二、三十公分(所以才叫做『跳蚤』);又跳蚤的成、幼蟲多棲息於地板的塵芥內,羽化的成蟲自地面跳上來咬人,所以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。
- 台灣地區每當春夏之交,在工廠、倉庫、車庫、甚至於住家,常有野貓出現的地方容易伴隨跳蚤發生,尤其在母貓生小猫的時間,容易大量產生跳蚤。
資料來源:網路
- 貓或狗若遭嚴重叮咬易引起過敏性皮膚炎及脫毛等現象。
- 人被跳蚤叮咬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;此乃因跳蚤擅跳,一躍可達二、三十公分(所以才叫做『跳蚤』)
- 有機會直接抓到活體,可以把它放在水裡,即會死亡。
資料來源:網路
物理防治
- 平時保持環境清潔,不讓跳蚤滋生,並降低老鼠密度或不讓流浪貓狗常常侵入居住處,以及保持寵物之清潔。可以搭配使用蚤類忌避劑。
- 真空吸塵器處理:有效的跳蚤防治,病媒防治技術人員與客戶必須充分而且密切的合作。在藥劑處理以前,客戶必須使用真空吸塵器針對建築內幼蚤的孳場處,廣泛的吸塵處理。
資料來源:網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