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目錄
蜈蚣
病媒資料
- 蜈蚣:臺灣常見的蜈蚣有臺灣大蜈蚣(Scolopocryptops) 、矮蜈蚣(Bothropolys asperatus)、褐蜈蚣(Scolopendra subspinpes)等。
- 屬性:屬於唇足綱(Chilopoda) 。
- 食性:肉食,能捕食蚯蚓及許多軟體生物。
- 繁殖:蜈蚣的繁殖很特別,它沒有直接的交配行為,而是在求偶後,雄蜈蚣會產下一個精莢,精莢是一個小囊,有外膜,內含許多精子。雌蜈蚣拾取精莢置入體內,在擠破精莢,釋放出精子,完成受精。雌蜈蚣有抱卵育幼的行為,一次產卵約30粒,將卵堆在背上。產卵完畢,蜈蚣巧妙地翻轉身體,以腳將卵抱住,並捲曲身體將卵堆纏繞。15天後孵化成白色幼蟲,蜈蚣媽媽持續抱著守護它的幼蟲,這期間不吃不喝,全心全力照顧幼蟲,直到產卵後第42天,幼蟲改變身體顏色。
- 外型:身體包含15個以上的分節,除了從第一節延伸的顎足以及最後兩節沒有腳,剩餘每個節上有一對足。
- 蜈蚣的頭部下方有1對由腳演變來的毒鉤,被咬後少數人會有因體質有較劇烈的症狀,如紅腫、淋巴腺腫大等問題。
資料來源:網路
- 活動範圍:多棲息於潮濕、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,在石頭縫隙、雜草、或較潮溼陰暗的木材環境皆可能看見其蹤跡。
- 下雨前後,可能因此而移入室內。
資料來源:網路
- 檢查居家附近土堆雜草環境是否有蜈蚣出現。
資料來源:網路
物理防治
- 定期清掃,去除雜草,把有機垃圾放進可蓋緊的垃圾桶內。
- 用修補牆壁和地板的裂縫及罅隙,並保持環境乾燥。
- 翻土進行人工挑除,在挑除時不要以手直接碰觸。
資料來源:網路
化學防治
- 除蟲菊、有機寧進行殘效噴灑。
- 在花草土壤週圍的粉劑施灑。
常見出沒場所
專業推薦
門市服務資訊聯絡我們
高雄好爸爸 | 07-7801100 | 高雄市鳳山區文龍東路533號 |
台南好爸爸 | 06-2322200 | 台南市永康區永福街11巷26號 |
台中好爸爸 | 04-23173300 | 台中市西屯區內江街100號 |